![]() 中新网太原6月28日电 (刘小红)历时5年,山西省首次完成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,结果显示,2016年山西省森林的生态总价值量为3172.64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每公顷森林的价值量为6.37万元。 ![]() 森林生态价值是以货币化形式评价森林生态效益、衡量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。在2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山西省林业厅厅长任建中说:“这是我省第一次全面系统评价森林功能、作用和贡献的有益探索,对弘扬生态文明新理念、开启国土绿化新征程、谱写绿化山西新篇章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” 据了解,山西省森林生态价值评估从2013年开始,历经五年时间,汇集13个森林生态站的连续监测数据,遵循行业标准,对森林的涵养水源、保育土壤、固碳释氧、积累营养物质、净化大气环境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游憩7项生态功能进行了价值研究。 任建中介绍称,山西省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为涵养水源和净化大气环境,其价值量占到全省森林生态价值总量的60.6%。 ![]() 目前,山西省森林面积4816万亩,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增加了2.47个百分点,达到20.5%,增速在全国排第9位。国家气象局《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》显示,新世纪以来的18年,山西植被生态质量改善的速度为全国最快。 近年来,山西全省重点生态治理区域水土流失、风沙肆虐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,过去以黄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的山西,出现了绿色大增、景色大变的喜人景象,正在向生态良好区间快速推进。 任建中介绍称,山西省森林生态价值增长迅速,2016年山西省的森林生态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量,比国家林业局2005年发布的同类数据,分别增加了2118.69亿元和3.24万元,增幅分别达到201%和104%。 然而,山西省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尚有3272万亩宜林荒山需要绿化,依然呈现“整体脆弱、局部改善”的状况。 对此,任建中呼吁,只要我们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,充分发挥森林在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、净化空气、治理风沙、维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就能够有效调节自然水源,促进旱时“供水”、涝时“蓄水”,实现“青山常在,碧水长流”。(完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