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我思考故你在你要表达的就是你要表达的,你要表达“准确,且确切”。 2)对方要表达的你要换位思考,来理解他说的话。 3)你要具备,不要以为你说什么,对方就能准确的接收,你要用锐利的视觉与感觉、多元化认知,根据他的反应,觉察他接收到的是什么。即,你虽表达准确又确切,对方“不一定接收准确”。 4)对方要表达的,不一定“准确”符合他确实要表达的意思。 5)持第三方视角,用客观思维、及整体思维,跳出对话模式来看待你俩对话的思维。 这是沟通与交流,对话信息时候的“五维思维”。每当沟通与交流信息的时候,你要大体拥有这“五种思维”意识,这是基础。 是不有点困难?没关系,与你分享两个我常用的思维模型来看待对话信息。 “结构化对话”模型 非常简单,即:对方与你沟通的信息当中,哪些内容是“事实”,哪些内容是“对方的感受与情绪”,哪些内容是“他要求你去做的行动?” 把“对话信息”里的“事实部分”,对方的“感受与情绪部分”,对方要求你去做的“行动部分”。按照这三者去拆解对方对你表达的信息。 日常沟通当中,在脑袋里装上这个“结构化对话”的模型,随时随地拆解对方对话的信息量。 这时候,你就可以用事实来对应回应“对方讲的事实”;用自己温柔的感受去接住对方的感受与情绪,尽量讲话让对方恰当的舒服;最后,附加上对方让你做出的行动,明确告诉对方,你会做出什么行动,且会立马去做。 以上就是用“结构化对话”思维模型来拆解“对话信息”。 “维度切磋”模型 日常面对沟通与交流时候,难免因为信息内容而引发“争执”,这时候该怎么办? 对方表达见解时,肯定是在一个或几个维度当中表达,你可以把对方的见解在表达的维度给他指出来。 比如对方表达的维度是从“角色、立场”这个维度出发的,或者是从“价值观”、或者“环境、氛围”、或者“某一领域”这些维度出发表达的见解。 这时候,你不要否定对方的见解,而是给对方指出来,对方这个见解是在哪个“维度”内的见解。 然后找出你见解的维度,先告诉对方你见解的维度,再告诉对方维度之下你的见解。 即,“拔高见解、维度切磋、落回见解再来理解”。 二
“思维体系”要落在打造“自我力”上。 也就是一切独立思考之后的思想,你不能够笃定信念、坚定地执行,你的思想也等于“没有思想”。 只有“自我力”才会使你笃定不移地执行深度独立思考之后的思想。 一言以蔽之,什么是自我力? “上半场海纳百川,下半场放虎归山,最后,一览众山小”。 “自我力”是由丰富的认知层次,多元化的综合角度,强大的心理素质,自我驱动力、理性的判断力,以及笃定的执行力组成。 “自我力”是包含上半场的“海纳百川”,而后不断地“放虎归山”,作者:沽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