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之窗_山西在线_吕梁之窗_山西新闻门户网

热门关键词: 
热门TAG标签:

2021年中考复习策略与建议(道德与法治)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-05-16

关注时政热点源 拓展训练释潜能

王样丽

中考复习是阶段性的总结和积累,正确的复习策略和方法是走向成功的关键。

一、保持良好心态,释放潜力

良好的心态和积极、健康、乐观的情绪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。在最后阶段,心态积极健康,可以超水平发挥;如果情绪低落,心态消极,思维就容易出现障碍,反应速度迟缓,甚至连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题目也做不对了。为此,要客观评价自己,切忌好高骛远。   

每天我们都在进行考前的强化训练,怎样看待考试的成绩和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?我们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,并及时调整,尽量使自己处于心平气和、情绪饱满的状态。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解决考前暴露出来的问题,不要把神经绷得紧紧的,不能让兴奋点提前,而应该把最近的模拟试卷作为查找知识漏洞、平缓心态和积累心力的契机,学会延缓和储存爆发力,留待最后的快乐一跃。

在临考前,特别是在最后几天,每天默念几遍“我一定能考好”“我一定能成功”等具有积极自我暗示作用的话语,来增强自信心。

二、夯实基础知识,构建知识体系

考试的内容是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这里面所说的“宗”指的就是课程标准、考试说明以及最重要的教材中的基础知识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,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、识记和积累,就谈不上运用。复习时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,尽量避免死记硬背,比如背诵时我们可以把每段文字的中心主旨找到,再加上一些关键词、提示语等,尝试着借助这些内容把整段文字扩展复述出来。另外,在此基础上,教师还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,通过分类、比较、归纳等方法,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。

三、关注时政热点,提高学生敏感度

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和试题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,尤其是考试,通过时政热点体现试题的时代性、灵活性,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特点。试题的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,复习中,仅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,教师还要将书本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。例如十九届五中全会、两会、品牌文化节目、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、在各种国际论坛峰会中展现的中国智慧等,都能涉及学生所学的内容,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抓住热点,认清问题实质,提升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

四、准确把握时间,做好合理安排

我们把总复习分成三个阶段:

第一轮复习: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。

1.以教材为本,归纳总结知识点,帮助学生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,梳理形成知识体系。

2.点面结合,突出重点。对重要的基础知识,在理解基础上,要加强记忆。在对所考内容全面复习上,这个环节很重要,要过细才能有效果。我用“明确知识点—记忆知识点—反馈学习成果”的方法来进行复习。每节课十分钟记忆知识点。

3.学生熟记知识点后,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。道德与法治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、理解与运用。

第二轮复习,专题复习。

主要是归类复习和热点专题。在平时的复习中,我们注重处理“热点时事”与教材基本知识点的联系,把重点知识和社会热点结合,打乱了原有的课本顺序,对课本知识进行了重组,使知识系统化,加强学生理解、识记。既节省时间,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,提高联想能力。

第三轮复习,重视训练。

我们要相信学生,留给学生足够的做题时间。精选习题,要少而精,注重训练,并且教师在讲每一道试题的时候,学会拓展课本知识,给学生讲做题方法。例如:单项选择题基本技巧可归纳为三步:一“审”二“找”三“排”。一“审”,首先要审题干和材料,弄清题干的主题思想和题干问的是什么,其次要审选项,看其观点是否正确,是否符合题干的主题思想,是否存在表述绝对的字眼,是否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,是否存在前对后错或前错后对的问题等等。二“找”,找选择的依据,或从材料中归纳概括,或回归教材寻找理论依据,或根据相关生活经验和认知,确定选择的理由。三“排”,排除观点正确,但不符合题干的选项,排除知识性错误的选项。

只有我们在考试中精选试题,精讲试题,通过反复的训练,找出存在的问题,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,进一步查漏补缺,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,领悟答题技巧,找出答题规律,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。

五、关注解题方法,研究答题技巧

中考题型有两大部分(选择题和主观题)。

选择题通常由两部分构成:题干和题肢。解答选择题,要掌握一“看”三“审”五“排除”的原则和技巧。

一“看”:先看题干,后看题肢,肢干联系,以干求肢。这是解答选择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。

三“审”:1.审题干,这是前提条件。审清题干,要全面、正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有效信息;要准确把握“题眼”,即关键词语,只有准确地把握“题眼”,选择题肢才有目标。

2.审题肢,先排除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,再根据“以干求肢”原则对所有的备选题肢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。

3.审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关系。分析其中是否具有直接联系、必然联系或是否相符合。

五“排除”:

排“谬”法,即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,但要注意逆向选择题除外。

排“无”法,即排除观点本身正确,但与题干无关的题肢。

排“异”法,即观点正确,也与题干有一定联系,但不符合题干限定词要求范围的题肢。

排“绝”法,即排除带有绝对性字眼的题肢。

排“乱”法,即排除与题干之间逻辑关系混乱(或重复、或包含)的题肢。

主观题所占分值多,灵活性大、综合性强、难度大,学生把握困难,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我们着重抓好四个环节:

1.仔细审题,弄清题意,确定知识点的范围,这是解题的前提。

2.答题要抓住关键词语,这是解题的关键。

3.回归教材找答案,这是解题的落脚点。在组织答案时,应尽可能运用教材中的政治观点和术语来答题,以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和得分率。

4.提醒学生答题要规范,条理清楚、醒目,分行、分点、分段。

  总之,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复习,师生应共同努力,有方法、有兴趣,学生能自主学习,教师必须总领全局,才能取得好成绩。